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Jordan CP3.VI AE - Kicks review

測試鞋款       : Jordan CP3.VI AE X (587550-101)  
配色               : White/Gym Red-Cement Grey-Blck
打球位置       : SG/SF
應用技術       : Podulon
建議鞋號       :穿回平時碼數便可
評分              :滿分=100     

前言:
早前試穿過CP3.VI屬於常規賽的版本,綜合來說可算是這年度表現非常理想的一雙實戰鞋。今次測試的是CP3.VI AE,為季後賽而衍生的一個款式。純粹目測的話,跟常規賽版本有八成相似,但實戰後又會否一樣呢?




故事重溫:
鞋帶上的336,是美國的Area code 代表North Carolina,亦是CP出生及成長的地方
鞋帶上的310,是美國的Area code 代表Los Angeles,是CP現在打球的地方
鞋底上的地區(左腳)是高中West Forsyth的地區,也是在North Carolina
鞋底上的地區(右腳)是現役球隊的地區,在Los Angeles 
鞋底上的鞋號是參照保齡球鞋的風格,而保齡球則是CP3在籃球以外最愛的運動
鞋底的魚骨紋,其實是參照CP3外公經營的加油站-雪佛龍的標誌,因CP3成長時也經常到加油站幫忙,與外公的感情也非常好



外觀: 85
剛剛提過CP3.VI AE是為季後賽而設,今次AE的意思解作Artisan Edition,希望將外觀推上另一層次。熟悉CP3的也會知道他本人最喜愛的Jordan鞋款為Air Jordan XIII,因此CP3.VI AE的外側鞋底依舊保留了Air Jordan XIII的獵豹爪作概念,當然,新元素的加入是少不了。於鞋帶孔的最前端同樣地加入了Air Jordan XIII前端那一小塊Jordan字眼的標籤。另外以Air Jordan XI出位的漆皮包覆了鞋頭及鞋身,令CP3.VI AE變得更華麗。上一次測試的CP3.VI加入了Jordan系列其中一種受歡迎的裂紋作點綴,而今次這配色則以Jordan系列另一種受歡迎的水泥紋作點綴,後跟或多或少也有少許Jordan IV的影子。




透氣度: 75
由原本整塊Hyperfuse鞋面換成漆皮與人造皮的配搭。觀感與層次感得到提升,透氣度卻不自覺地減少了。CP3.VI AE透氣之處只剩下一整塊的網布鞋舌,還有鞋身內外側一整條長長的透氣空間而已。幸好這是很低筒的設計,至少腳眼以上的部份都能外露。驚喜的是街場及室內場的實戰後,也不覺得太過悶熱。算是可接受程度。 




舒適度與緩震功能: 80
個人給予CP3.VI的評價很高,其中一個原因基於鞋領附近的填充料比較充實,上腳感的確一流。相反CP3.VI AE用料較薄,欠缺那份軟熟感。

CP3.VI AE加入Dynamic Fit技術,將鞋領對下第二至四的三個鞋帶孔由原本置在Hyperfuse鞋面上換成獨立的Dynamic Fit鞋帶孔,大大增加了貼腳感。底盤跟CP3.VI一樣,首次穿上也是不用break in。不過CP3.VI AE的後跟今次省卻了那一小塊軟墊用以承托阿里基斯腱。雖則如此,穿回平常Size便可。



緩震方面,由於底盤跟CP3.VI一樣,因此前腳掌也用上CP3指定採用的緩震技術-Podulon,鞋底紅色位置為Podulon所在,而中底也是用上Compression molded phylon




足踝支撐: 70
CP3.VI已經算是低筒,而進化的CP3.VI AE於足踝位置更加開放,形成一個V –Cut狀。可能是配合CP3於季後賽需要更快的節奏,做出更多變速突破吧。對我而言,某程度是對我的足踝一種挑戰。低筒加上外露的足踝設計原意就是要更加靈活,這次卻成了心理上的小障礙。




耐用度與抓地力: 85
由於鞋面轉用了人造皮,耐用度比Hyperfuse物料相對下降。鞋底依然採用Extra Durable Rubber,簡稱XDR。相對較耐磨的一種橡膠物料,不過今次首兩次試穿時,進行一些底線與中場的來回跑動,曾出現滑腳的情況,可能是測試的街場比較多塵,之後亦曾在室內場進行相同的動作測試,則未有此情況出現。




總評: 75
外觀: 85
透氣度: 75
舒適度及緩震功能: 80
足踝支撐: 70
耐用度與抓地力: 85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Jordan CP3.VII - Kicks review

測試鞋款       : Jordan CP3.VII X (622270-002)
配色                : BLACK/CEMENT GREY-GYM RED
打球位置       : SG/SF
應用技術       : Podulite, Zoom Air, Dynamic Flywire
建議鞋號    :穿回平時碼數便可
評分        :滿分=100         

前言:
首次見到CP3.VII實物時,就覺得外型比上一兩代都來得粗獷,對講求速度的Chris Paul是否合適也一直存有疑問。相信CP3.VII的設計師Justin Taylor也花了一點功夫去構思。


 Details
-          鞋帶上依舊保留了336310這兩組數字。
336是美國的Area code 代表North Carolina,亦是CP出生及成長的地方
310是美國的Area code 代表Los Angeles,是CP現在打球的地方
-          CP3外公經營過的加油站-雪佛龍的標誌在VII代上也保留著,今次出現在鞋跟上。

 -          源於跑車概念,左腳鞋頭的「7段波箱」圖案正代表了Chris Paul的第七代簽名鞋款
-          鞋身兩側的氣孔也是參照跑車上的排氣口作概念

 -          鞋底的TPU穩定版上左右腳分別刻有CP3個兒子的元素。
右腳: 1CEP252409代表兒子Christopher Emmanuel Paul II出生日期為2009524
左腳: 2CAP081612 代表兒子Camryn Alexis Paul出生日期為2012816 

外觀: 80
上文提及過第一次拿CP3.VII上手的感覺比CP3.VCP3.VI AE都來得筋肉型,加上黑色鞋身用的物料似是磨砂皮般的質感,很難與來自跑車的設計概念掛上關係。官方也沒有說出是參照哪一款跑車設計,那種線條加上兩側排氣孔,令我聯想起究竟會是LaFerrari還是MP4-12C?

透氣度: 75
放棄上一代沿用的Hyperfuse,改以鞋身兩側多排的氣孔代替。透氣孔的數量確是多,不過鞋身皮革的厚度也沒有Hyperfuse那般薄如蟬翼,連續打了數場街場後,確是有點兒侷腳,鞋舌的網眼也是偏細小且填充料較厚,對散熱方面未如理想。
                                 
舒適度與避震功能: 80
鞋舌加長且豐厚了,這一點都比上幾代優勝。緩震上主要的轉變由Podulon轉為Podulite配合前腳掌內側的一小塊六角形的Zoom Air以應付前掌經常著地以舒緩蹠骨承受的壓力
在我而言,CP3.VICP3.VII的舒適與緩震分別就是前者軟熟與後者回彈。VI代底盤中使用的Podulon,即使平時走路都能感到那種軟熟,相反於VII用上的Podulite + Zoom Air,軟熟感偏少但回彈較快。下表是這兩項給的分數可作參考,要是問哪雙會比較好穿,其實視乎用家的愛好而定。我則會選擇CP3.VI能提供比較多一點的舒適度。

足踝支撐: 80
Dynamic Flywire由中段開始便能把鞋身鎖緊以穩定雙腳,只是鞋頭設計有點闊,最前端的部份怎樣綁也有點空位。可能個人喜好都偏向前掌較窄及包腳的設計,這方面於對上一款的CP3.VI AE就能完全做到。

CP3.VII的鞋筒高度與V代差不多,與VI代相比就推高了,實戰時心理上確是較為放心。而事實上,在台灣打3on3時,身體對碰也特別多,幸好未有因切入動作過度扭動而受傷。

耐用度與抓地力: 90
鞋底用了較耐磨的XDR橡膠,除了慣常受力位置用上魚骨紋,鞋底其餘位置都用上較深的坑紋。其中一個測試場地在台灣的新生橋下籃球場,可能場地在馬路中間,比較多塵。間中也有人在鏟籃時滑到,慶幸的是CP3.VII在這種場地下並沒有出現滑腳,變速突破等動作也較自如,是值得加分的。

加上鞋身用上TecTuff一種高度抗磨損的物料,暫時看來整體的耐用程度都強得驚人。

總評: 80

外觀: 80
透氣度: 75
舒適度與避震功能: 80
足踝支撐: 80
耐用度與抓地力: 90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LeBron XI - Kicks review


測試鞋款       : LeBron XI (616175-700)
配色             : Parachute Gold/Arctic Green
打球位置       : SG/SF
應用技術       : Hyperposite, Hyperfuse , Dynamic Flywire , Lunarlon, Zoom Air
建議鞋號       :建議可著大半碼
評分             :滿分=100分        

前言:
LeBron正代系列的球鞋,除了首發的Zoom Generation外,都給予外間一種重型裝甲的感覺。無可口非,LeBron的身型和技術已經是一級的水平,腳上需要的支撐與保護絕對不能忽略。然而,對我這個輕磅球員來說,要駕馭重裝備於腳上並不容易。今次LeBron XI一改以往風格,從網絡上看過圖片後已經十分期待及寄予厚望。




外觀: 95分
電影動漫裡有Iron man這個superhero,其實LeBron強壯的身軀和無堅不摧的打法,也就像球場上的superhero。LeBron XI也加入了這樣的設計概念,一身盔甲的外型,似是蓋著內裡更強大的爆發力。LeBron XI以Hyperposite和Hyperfuse打造外殼,大大減低了重量的同時亦加強了對外的保護性。外觀亦比以往更流線,其中一個原因相信是由全掌外露氣墊改為將Lunarlon及Zoom Air藏在鞋墊內,令外底弧度得以提升。





Details:
測試的顏色外號為King’s  Pride,靈感來自代表LeBron的獅子,森林中的萬獸之王。因此由鞋籠的用色以至鞋身的啡金綠色,都是環繞著森林為題材。

細心留意便會發覺Swoosh內隱藏著L與J的字樣,另一details是鞋舌上的圖案,把英文的SIX與羅馬數字的XI合併起來,這兩個細節確是值得加分。



還有鞋墊上的英文字,巧妙地突出其雙重性,一面是LEBRON,而倒轉過來看則是JAMES。



鞋頭前端,左腳有六點,右腳有五點,總共有十一點,代表了11代的意思。




透氣度: 85分
鞋舌是一整塊大孔的網布,對於散熱這方面我不會太過憂心。鞋面的Hyperfuse物料除了令鞋身較輕,亦增加了透氣度。連續進行了四場3on3的室內場比賽,每場也打足了十分鐘,雙腳也沒有悶熱。




舒適度與緩震功能: 95分
相比起以往固定的Flywire,Dynamic Flywire的出現更合我心水。測試當天即使戴上ankle support的護具,原本即時把鞋籠逼滿了,但熱身過後也不顯得鞋籠過緊,相信是Dynamic Flywire於進行每個動作時都能提供適當的鬆緊調節。




對上幾代的LeBron都以大範圍的外露氣墊作緩震,對於身型有份量的球員來說確是恩物。而輕量級的選手往往追求球鞋與球場上的緊貼度,以及迅速的氣墊緩震。今次改以回彈較快的全掌Zoom Air直接置入輕量的Lunarlon鞋墊中央,就是省掉了拖泥帶水的感覺。於3on3比賽中亦試過不同的動作,如小跳步上籃及突破分球等等,順道測試一下LeBron XI的性能,結果都令人非常滿意。




其實以前都試過穿LeBron IV來比賽,已經感受過置在鞋墊中央的全掌Zoom Air的確是自己喜歡的配置,只嫌當時鞋身略重,今次這個問題在LeBron XI上已經改善了。

唯一出現不適的地方就是首次穿著時鞋頭位置較為夾腳,可建議穿大半碼或穿薄襪。




足踝支撐: 90分
3on3比起5on5,進攻防守的對換也來得較快和較密,埋身肉搏也較多。用以測試球鞋的足踝支撐也是個不錯的時機。對比起LeBron X Elite, LeBron XI的鞋筒較為低但依然能夠包覆腳踝。之前亦試過LeBron的Zoom Soldier VII,同樣也是中高筒設計,不過每當Soldier VII進行切入動作時,鞋領位置便會有很大的空位出現,亦即是足踝包得不夠緊。而  LeBron XI則可以緊扣腳 踝位置而不失靈活性,亦因後跟向下斜的設計而增加了活動範圍。




耐用度與抓地力: 85分
新鞋第一次落地就比賽去, 在這節奏那麼快的3on3也沒有滑腳,也試過急停跳射,前掌亦可以作出即時反應。防守方面,橫移步的動作中未出現跣腳情況,另外順帶一提,可能全掌Zoom Air的關係加上鞋底咬地,那全方位的回彈力確提升了一點在搶籃板及封波時需要的反應。整體其實已經不錯,只是好奇如果在街場測試LeBron XI,抓地力又會否下降。

耐用度有待觀察,畢竟試了半天的室內場,鞋底的坑紋當然沒這麼容易被磨走吧。




總評: 95分

外觀: 95分
透氣度: 85分
舒適度及緩震功能: 95分
足踝支撐: 90分
耐用度與抓地力: 8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