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Kyrie Irving 香港之旅 - SOLE AGENT 獨家內容

每年夏天 , 不同的NBA球員均獲邀請到訪不同國家及地區 , 主要參與青少年的籃球訓練活動、 教導籃球技術、 近距離與球迷見面, 當然不少得被傳媒訪問, 而大多數則被問及 [ 對球隊的將來有甚麼展望 ] 、 [ 想效力甚麼球隊 ]、 [ 如何克服傷患 ] …… 問題總是離不開NBA球隊期望、來季目標及球員生活, 複製的問題令人感覺沉悶。
今年 , Kyrie Irving首度獲邀請進行亞洲之旅的活動, 以香港作為首站 ; 難得這位2014年度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首次訪港 , 相信很多球迷對這位新星感興趣 , 期間Kyrie Irving則接受了我們 [ Sole Agents ] 的訪問 , 這麼難得的機會當然不能發問那些指定問題 , 因此提問關於他對籃球鞋的想法及喜好 , 令大家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Kyrie Irving (KI)
Sole Agents (SA)
SA: 作為全明星後衛的您 , 對於籃球鞋選擇 , 您有沒有一種特別要求 ?
KI: 我作為較高的後衛 , 或多或少喜歡一雙較輕巧、合身的籃球鞋比賽 。 對於選擇並非十分講究 , 當我跟設計人員談及鞋上的顔色時 , 他們為我提供較鮮艷的顏色 , 因為這可令所有人從街上看見它 , 便能聯想起我 , 像代表了這就是我的鞋。
SA: 今年NIKE 推出全新設計的HyperRev , 作為首位穿上HyperRev的球員 , 可分享首次穿上時的感覺嗎 ?
KI: 我第一次看到HyperRev大概是兩年前 , 當時聽說製造它們是很困難的事 ,但現在就如當初其設計的模樣 , 對我來說它帶出未來感覺 。 隨著賽季來臨 , 我知道將會換上這雙鞋 , 然後開始看着它 , 想到了自己的鞋都能變成所有的顏色 , 同時亦感到非常舒適 , 特別當我穿上後更喜歡。

SA: 您認為這是驚人的設計嗎?
KI: 是啊 , 這設計像代表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未來 。 我想 , 如果我們把它帶回三年前 , 我不認為你們會看到它 ; 當時在店裏看到的大多屬黑白及通用的顏色 , 但如果見到它我想這是我會買的鞋 , 因為他們把不同的設計組合起來。
SA: 2013年 , 您穿上Hyperdunk 2013 比賽 , 到2014年您改穿HyperRev 上場 , 如何比較這兩款鞋?
KI: 嗯... 它們是兩個不同類型的鞋 , Hyperdunk更是我第一次得到了我的標誌“K”, 我穿上的Hyperdunk意味著很多 ; 但轉變是相當多 , 現在設計師使用了更多顏色 , 設計讓我雙腳更舒服 , 比起Hyperdunk , 這 (HyperRev) 是更好。
SA: Hyperdunk 2013使用Lunarlon,而HyperRev則使用的Zoom Air,哪一款較適合您?

KI: 我個人穿的的鞋喜歡有更多更多的緩衝 , 所以它更適合我 , 我會選擇這個 [HyperRev] 。
SA: 大多數的後衛均喜歡穿低筒的籃球鞋 , 但您的最近穿着的Hyperdunk和HyperRev均屬中高筒 , 而於Duke的時期穿上Zoom Soldiers , 請問您會選擇哪款 ? 哪種比較喜歡 ?
KI: 現在有很多相類似的款式 , 我也有多雙KOBE、KD和 Lebron X Low, 這些都是我喜歡低筒運動鞋 , 但比賽我喜歡穿高筒款 , 只是覺得比較適合我。
SA: 您是其中一位年輕球員擁有個人的簽名標誌 , 以往您可曾想過擁有屬於個人的簽名標誌嗎 ?
KI: 沒有……從沒有, 成長過程中從沒有想像過擁有屬於自己的標誌 , 這是真的 , 不僅是NBA中 ; 2年前連做夢也沒想到今天於香港看見我 , 現在只想好好利用每一刻、欣賞它。 它不僅代表了NIKE及NIKE BASKETBALL家庭一部分 , 它就像我球衣背後的名字 – Irving , 這對我意味著更多 , 代表著我的設計及我一切 , 希望這所有都能展現於我的鞋上。
SA: 這標誌對您個人有甚麼象徵嗎 ?
KI: 是的 , 我手上有個紋身由K字加上羅馬數字標誌VII , 它象徵了很多 , 因為與NIKE合作 , 我告訴了他們每一個故事 , 及後他們給我此符號 , 所以這表示了我的家人及我的訊息。

SA: 每雙您穿上場的籃球鞋都配有一個代表著您的簽名標誌 , 假如重新設計這個標誌 , 有任何概念或風格您想添加入設計中 ?
KI: 我的新設計 ?!

(似面有難色 , 向在旁的工作人員詢問 , 猶豫了一會)
KI: …… (尷尬地笑一笑)……
(我們再無追問下去, 這就當秘密暫時保存起吧! )
SA: 我們都等著您的第一雙簽名球鞋 ; 如果將來推出您的簽名鞋款,有甚麼特徵或故事您最想加入它 ? 為什麼 ?
KI: 我想是一個故事 , 一個代表著我的成長旅程故事 。 在我進入NBA前 , 只是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 當進入NBA後才成為現在的我 ; 3 – 4 年前 , 所有生活都關於我的父親、我的母親、我的家庭 , 直到上了St Patrick’s 高中才開始打籃球 , 我來自許多不同的家庭 、 許多不同的地方 , 這些我永遠不會忘記 , 因為他們對我有很大的影響 , 所以我希望我的簽名鞋必定會加入很多的東西,包括所有意味著我的事情。
SA: 您認為具備高科技的籃球是如何重要 ?
KI: 今時今日是非常重要 , 任何東西可以用上後比你的競爭對手更好 , 那麼我覺得便應該把它放在鞋上 , 不論是輕量化或較強的緩衝 , 3/4筒、低筒、高筒 , 甚至是單純是個人喜好 , 都應加入鞋內。
我認為時下所有的鞋提供很多選擇 , 如Kobe (系列) 用不同方式覆蓋你的阿基里斯腱 , Lebron (系列) 就提供較佳的緩衝 , 但穿上腳有點重 , 仍有很多人喜歡它 ; KD 就如低筒的Kobe , 基本上像穿着襪子在你的雙腳 ; 現在有這麼多不同的選擇 , 科技顯得更重要。
SA: Nike Basketball為您提供的PE ( Player Exclusive / 球員專屬 ) 鞋款, 哪一雙是您最喜歡 ?
KI: 最喜歡的一雙是我的第一雙以澳洲為主色調的Hyperdunk (Hyperdunk 2013) ; 我告訴了他們澳洲代表甚麼 、 代表我出生的國家 、 對我意味著什麼 ; 他們就造出這顏色來 , 當我聽到他們的靈感 , 為什麼他們選擇那些色彩 , 它就如我之前所說的 , 就像個 “夢想成真”, 我終擁有屬於自己的PE 。
其後更將它於“HOUSE OF HOOPS”推出 , 我就像出現於其他人的腳上 , 例如我的家人、世界各地的粉絲 , 這意義很重大。
SA: 聽說過Roshe Run是一雙您最喜歡場外穿着的鞋款, 有甚麼原因令您選擇了它 ?
KI: 我很多有不同類型的跑鞋 , Roshe是其中之一 , 我喜歡它非常輕巧的感覺 ; 而我認為Nike Roshe是一雙特別的運動鞋 , 有不同的類型和顏色 , 但其實還可帶來更多驚喜 ; 假如可以加入自己設計 , 或者有一天在我的Instagram見到一雙 [獵豹紋的Roshe] , 我覺得這是可行 , 可以把喜歡的任何圖片或任何數碼圖像加到鞋上 , 相信應該很特別。
SA: 早前您曾經佩戴過黑色的保護面具上場 , 並獲得了綽號“THE DARK KNIGHT / 黑暗騎士”, 如果將來可以為您的簽名鞋添加一個特殊的功能 , 您想要加上什麼特別的功能 ? 例如,自動鞋帶系統或添加一個飛行引擎 ?

KI: [哈哈] 是啊 , 你記得我佩戴過黑色面罩創出的紀錄......它帶來特別的意思 , 如果我可以設計一雙鞋 , 我會基於“THE DARK KNIGHT / 黑暗騎士”, 但我的名字及人生包含很多不同意思和種族主義 , 我也希望把所有故事都能加入我的簽名鞋上。
SA: 哪一雙鞋是您小時候最喜歡的?
KI: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最喜歡的NIKE鞋 、 是直至今天我仍然保存它們在我爸的房子裏 , 這是Bruce Lee Kobe 。 我講出來總是沒有人會相信我 , 但我是比Kobe更早穿著它們 ; 我確實穿著了 [哈哈] 這時我不清楚sneakerhead是怎樣想 , 但當其時Kobe ( Zoom Kobe V系列 ) 要聖誕節當天才正式發售 , 我早一步得到了它們 [哈哈] , 在2009年12月21日我得到了它們 , 更於NIKE活動中穿着。
我穿上Bruce Lee Kobe , 之前沒有任何人見過它們 , 比Kobe 更早 , 但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講 ; [哈哈] 這是我一雙最喜歡的、最喜歡的鞋 , 一雙曾經穿過上場的鞋。

整個訪問過程非常順利,Kyrie Irving有問必答,為人十分友善、親民 。 這次為Sole Agents成立以來首次跟NBA球員進行訪問 , 加上Kyrie Irving踏入職業球員生涯只有短短3年 , 出席過海外的活動亦不多 , 所以都花上不少時間整理他的資料來籌備今次的訪問 。 由於我們也擔心他的回答會過於簡單 , 所以全部發問的題目亦經過細心思量 ; 幸好Kyrie Irving比預期較健談 、 亦沒有明星架子,遇到一些較複雜的提問時也毫無避忌 ; 同時可能因為他年紀尚輕,對於一些屬秘密性的問題也不奇然地說出,令這短短15分鐘的訪問變得更加有趣。
Sole Agents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Jordan Melo M10 - Kicks review
測試鞋款: Jordan MELO M10 (629876-407)
配色: DARK POWDER BLUE/TEAM ORANGE-BLACK-WHITE
應用技術: FLIGHT PLATE, ZOOM AIR, DYNAMIC FIT
評分85: 滿分=100分

首次測試在室內場進行兩小時的籃球訓練,抓地力當然無問題,無論在原地跳射或急停跳投時,都能感受到FLIGHT PLATE那種即時回饋的反應。
JORDAN SUPER.FLY 2的比較,因為ZOOM AIR的擺放設計不同,SUPER.FLY 2前掌的ZOOM AIR是前後兩塊分佈的,在起動時,前掌明顯感受到向前和向上彈的感覺。

MELO M10前掌的ZOOM AIR擺放則是左右兩塊分佈的,所以起動時沒有那種強烈的回彈感,但落地時較平均,相信是前掌ZOOM AIR的擺放加上後掌多置了一塊ZOOM AIR所達到的,個人認為以鏟籃為主或飛行式的球員比較適合JORDAN SUPER.FLY 2,以射波作第一得分點的球員則較適合MELO M10。
內靴設計令整對鞋較為貼腳,用料方面也有點像潛水衣的物料,增加其包覆性。然而,穿了數次後,一直發現右腳腳面的前端與鞋帶的重疊位置有點硬,特別在屈曲鞋面的動作時,令腳面不太舒服。無論走路或比賽都需要把最前端的鞋帶放鬆才解決這問題。不知是否大細腳的偏差造成,因為以前穿KOBE V這類非常貼腳的鞋款亦試過這種情況。整體來說,只要把鞋帶調至自己最合適的鬆緊度,MELO M10的確是一對高水平的籃球鞋。
配色: DARK POWDER BLUE/TEAM ORANGE-BLACK-WHITE
應用技術: FLIGHT PLATE, ZOOM AIR, DYNAMIC FIT
評分85: 滿分=100分
前言:
在討論JORDAN MELO M10前,我們可以先認識其設計師Tinker Hatfield,事關使我們瘋狂的JORDAN III至JORDAN XV都是出自他手筆的作品。其後的JORDAN 2010及JORDAN XX8也有他的參與。修讀建築學的他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套用在球鞋上,往往令球鞋有著新突破。
在討論JORDAN MELO M10前,我們可以先認識其設計師Tinker Hatfield,事關使我們瘋狂的JORDAN III至JORDAN XV都是出自他手筆的作品。其後的JORDAN 2010及JORDAN XX8也有他的參與。修讀建築學的他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套用在球鞋上,往往令球鞋有著新突破。
話說回來,安東尼是繼佐敦和占士之後,擁有第十對個人簽名鞋款,也是繼Ray Allen和Derek Jeter之後,成為第三位與JORDAN BRAND合作十年的球員。因此MELO M10這雙週年紀念球鞋正正是為這位得分王而特別打造。
Details:
是否另一款簡約版的JORDAN XX8? 是否JORDAN XX8 SE的兄弟鞋? 鞋底驟眼亦與JORDAN SUPER.FLY 2大同小異,朋友間都在討論種種MELO M10之間的分別。
起初也覺得JORDAN XX8 SE與JORDAN MELO M10十分相似,很難分辨。其實鞋頭逞M字的設計與鍍鉻設計的足跟穩定器也是最能分辨兩者的地方。以最初MELO手寫簽名標誌的鉻牌作TPU足跟穩定器,不只是當花瓶之用,實際上也能提供穩定性和支撐力。
Details:
是否另一款簡約版的JORDAN XX8? 是否JORDAN XX8 SE的兄弟鞋? 鞋底驟眼亦與JORDAN SUPER.FLY 2大同小異,朋友間都在討論種種MELO M10之間的分別。
起初也覺得JORDAN XX8 SE與JORDAN MELO M10十分相似,很難分辨。其實鞋頭逞M字的設計與鍍鉻設計的足跟穩定器也是最能分辨兩者的地方。以最初MELO手寫簽名標誌的鉻牌作TPU足跟穩定器,不只是當花瓶之用,實際上也能提供穩定性和支撐力。
上年其中一對話題之作JORDAN XX8,展示了JORDAN最新的FLIGHT PLATE技術,可以說將ZOOM AIR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今次MELO M10作為10週年的紀念款式,當然在用料及設計上也得花上心思。
MELO M10中底採用了FLIGHT PLATE技術,把多餘的物料省掉,重量亦隨之減輕。另一特色是將原本只藏在中底深處的ZOOM AIR,透過FLIGHT PLATE將其極限化,先是令雙腳更容易感受中底的ZOOM AIR,繼而ZOOM AIR與地面的接觸亦拉近了,使用家體驗到更大範圍的ZOOM AIR回彈性。
碳纖穩定片除了一貫放在足弓位,MELO M10亦在前掌外側置了一小塊以增加外底側向的穩定。另一邊廂,鞋帶位用了DYNAMIC FIT,比直接穿上普通鞋帶孔更為緊貼腳面。鞋面棄用HYPERFUSE轉為廘皮,令這雙週年戰鞋顯得更華麗。鞋底的多向性紋路提供全方位的反應,相信都是主打室內場。
著後感 by BuBu
MELO的簽名鞋款一向的包覆性也較強,相信是MELO要求針對保護性而設計,MELO M10即使外型跟JORDAN XX8 SE相似,但鞋身用料相對較厚及紮實,而JORDAN XX8 SE有5個鞋帶孔,MELO M10則有7個,對腳踝的保護應該不成問題。而我穿高筒籃球鞋的習慣,多數不會綁到最高的那個鞋帶孔,以保持一定的靈活性。
著後感 by BuBu
MELO的簽名鞋款一向的包覆性也較強,相信是MELO要求針對保護性而設計,MELO M10即使外型跟JORDAN XX8 SE相似,但鞋身用料相對較厚及紮實,而JORDAN XX8 SE有5個鞋帶孔,MELO M10則有7個,對腳踝的保護應該不成問題。而我穿高筒籃球鞋的習慣,多數不會綁到最高的那個鞋帶孔,以保持一定的靈活性。


首次測試在室內場進行兩小時的籃球訓練,抓地力當然無問題,無論在原地跳射或急停跳投時,都能感受到FLIGHT PLATE那種即時回饋的反應。
JORDAN SUPER.FLY 2的比較,因為ZOOM AIR的擺放設計不同,SUPER.FLY 2前掌的ZOOM AIR是前後兩塊分佈的,在起動時,前掌明顯感受到向前和向上彈的感覺。

MELO M10前掌的ZOOM AIR擺放則是左右兩塊分佈的,所以起動時沒有那種強烈的回彈感,但落地時較平均,相信是前掌ZOOM AIR的擺放加上後掌多置了一塊ZOOM AIR所達到的,個人認為以鏟籃為主或飛行式的球員比較適合JORDAN SUPER.FLY 2,以射波作第一得分點的球員則較適合MELO M10。
內靴設計令整對鞋較為貼腳,用料方面也有點像潛水衣的物料,增加其包覆性。然而,穿了數次後,一直發現右腳腳面的前端與鞋帶的重疊位置有點硬,特別在屈曲鞋面的動作時,令腳面不太舒服。無論走路或比賽都需要把最前端的鞋帶放鬆才解決這問題。不知是否大細腳的偏差造成,因為以前穿KOBE V這類非常貼腳的鞋款亦試過這種情況。整體來說,只要把鞋帶調至自己最合適的鬆緊度,MELO M10的確是一對高水平的籃球鞋。
著後感 by WWJDFUNG
因為本身都未試過Melo的鞋款, 所以今次就不會跟過往的去做比較了. 當初第一次從網上見到M10,給我的感覺是跟Jordan 28SE 沒有太大分別, 因為鞋底同樣是用了最新的Flight Plate技術,而鞋身都只是作出了些少的改動, 所以就會有很大的疑問......這M10會否 『太行貨』, 沒有太大的誠意去做新設計, 但當試穿過之後就會覺得其實跟28SE有一定的分別
因為本身都未試過Melo的鞋款, 所以今次就不會跟過往的去做比較了. 當初第一次從網上見到M10,給我的感覺是跟Jordan 28SE 沒有太大分別, 因為鞋底同樣是用了最新的Flight Plate技術,而鞋身都只是作出了些少的改動, 所以就會有很大的疑問......這M10會否 『太行貨』, 沒有太大的誠意去做新設計, 但當試穿過之後就會覺得其實跟28SE有一定的分別
物料及其保護性:
M10用了厚身的Nubuck及合成皮以增加其耐用性及保護性, 但太厚就會減低了透氣度及容易出現了摺紋,所以鞋身上出現了一些不規則的透氣孔;而內籠採用了潛水衣的物料及配備了類似襪套的設計,所以整體上十分貼腳; 鞋帶孔作出了改進, 放棄了28代所用的物料, 這M10完全可以做到Qucik Lacing的效果 (如果有28代的朋友相信會明白我所說的問題), 加上鞋帶孔的高度及了足踝的位置, 後跟位置有Melo簽名的TPU穩定板, 所以都會有一定的保護性.
M10用了厚身的Nubuck及合成皮以增加其耐用性及保護性, 但太厚就會減低了透氣度及容易出現了摺紋,所以鞋身上出現了一些不規則的透氣孔;而內籠採用了潛水衣的物料及配備了類似襪套的設計,所以整體上十分貼腳; 鞋帶孔作出了改進, 放棄了28代所用的物料, 這M10完全可以做到Qucik Lacing的效果 (如果有28代的朋友相信會明白我所說的問題), 加上鞋帶孔的高度及了足踝的位置, 後跟位置有Melo簽名的TPU穩定板, 所以都會有一定的保護性.
Flight Plate:
測試當日在室外場進行了大概兩小時的比賽, 在開始之前都怕『去得太盡』而導致『爆air』的問題, 因為在外國及國內已經出現了數之不盡的案例, 但一開始已經放下了這疑慮, 全情投入比賽
可能因為Flight Plate令腳掌跟Zoom Air的距離減少了, 鞋底亦用了炭板, 所以感覺很強烈, 就算是普通步行, 來回跑動,急停及轉身等等的動作, 回彈力都相當充足, 穩定性亦不錯, 可見Flight Plate的表現發揮得淋漓盡致. 另外鞋底的紋路設計亦相當抓地, 相信在室內場測試的話反應會更加理想.
測試當日在室外場進行了大概兩小時的比賽, 在開始之前都怕『去得太盡』而導致『爆air』的問題, 因為在外國及國內已經出現了數之不盡的案例, 但一開始已經放下了這疑慮, 全情投入比賽
可能因為Flight Plate令腳掌跟Zoom Air的距離減少了, 鞋底亦用了炭板, 所以感覺很強烈, 就算是普通步行, 來回跑動,急停及轉身等等的動作, 回彈力都相當充足, 穩定性亦不錯, 可見Flight Plate的表現發揮得淋漓盡致. 另外鞋底的紋路設計亦相當抓地, 相信在室內場測試的話反應會更加理想.
總結:
雖則外觀上跟Jordan 28SE沒有太大分別, 但在物料及設計方面上的改動令M10可說是前者的進階版本, 而在測試過後我會認為這鞋屬於高水平之列, 言而相信Flight Plate令Zoom Air的壽命大減而導致『爆air』的問題絕對會成為Jordan Brand需要正視的首要問題
雖則外觀上跟Jordan 28SE沒有太大分別, 但在物料及設計方面上的改動令M10可說是前者的進階版本, 而在測試過後我會認為這鞋屬於高水平之列, 言而相信Flight Plate令Zoom Air的壽命大減而導致『爆air』的問題絕對會成為Jordan Brand需要正視的首要問題
後記:
訂閱:
文章 (Atom)